十年时间,小龙潭豆腐皮从只有1家小作坊起步,发展到如今年产值达7.6亿,占领全国市场近70%的份额。更让人惊奇的是,以豆腐皮产业为龙头的开远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从开工到投产仅用了四个月时间,激活了停产快一年的国电小龙潭发电厂,用实干书写了新时期的“开远速度”。
“思路决定出路,转型推动跨越,一招对路,全盘皆活。”不久前,州委副书记盛高举到园区调研后如此评价。
走进小龙潭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去年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山,今年已被一栋栋崭新的标准化厂房所替代。车间内部,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按工序生产金黄色的豆腐皮,榨汁、取皮、烘烤、晾晒、装箱……每一道工序都井井有条。运输豆腐皮的车辆往来穿梭,把这里的豆腐皮运往全国各地。
小龙潭镇党委书记谢伟告诉记者,小龙潭豆腐皮产业经历了两次跨越:第一次从无到有,从1家发展到63家;第二次是标准工业化跨越,从小作坊进入园区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利用国电小龙潭发电厂的供汽、供电、供水能力,整合周边的豆腐皮加工厂,实现豆腐皮加工生产所需的能源循环利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下一步将推进第三次跨越,走精深加工路线,提升产品附加值。
绝处逢生:小作坊与大企业抱团拓新路
2005年,为利用小龙潭地区的煤炭资源,石屏县人周红在毛家寨村委会辖区内建起小龙潭第一家豆制品加工厂——国龙豆制品厂。因有煤炭价格上的优势,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看到豆制品产业利益的小龙潭村民马上效仿,投资建厂生产豆腐皮,同时石屏、黑龙江等外来人员看到商机,纷纷涌入小龙潭,产业瞬时壮大膨胀。发展到2015年,小龙潭共有豆制品企业56家,年产值达2.6亿元。
然而,小龙潭豆腐皮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根本上还是传统的小作坊式生产,如果不进行转型升级,绝大多数将在2017年因达不到国家环评标准而面临关停。
谢伟告诉记者,传统的豆腐皮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三个方面。其次,粗放式生产对煤炭资源造成浪费,存在较大的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第三,产业发展引发矛盾,因小龙潭人多地少,企业发展的空间不大,所以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村民矛盾丛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小龙潭豆腐皮产业只有死路一条。”谢伟说。
与此同时,同在小龙潭坝子里的国企——小龙潭电厂、小龙潭煤矿日子也不好过。随着云南省的能源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发电厂上网利用小时由原来的年6000小时下降到2015年的2142小时,实际上网利用仅1800小时,国电、大唐两家发电厂2015年资产负债,2016年,两家发电厂面临全面停产。
“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项目,在面临生存压力的火电国企和各个小厂之间找到了契合点,使两者成为了生命共同体,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项目负责人朱成云说。
四个月,理念落地,梦想照进现实
路子找到了,但是,要让63家分散的豆腐皮厂进入园区,谈何容易。
小龙潭镇推动豆制品产业进入园区的设想由来已久,但由于涉及企业多,矛盾丛生,项目数次流产。2012年,地方政府为壮大豆制品产业,决定设立豆制品产业园区,在小龙潭镇毛家寨村委会路底村旁划地116亩,由毛兴昌等4人出资组建红河龙翼公司,以公司为主体建设工业园区,后因4位股东在园区建设模式上的分歧,导致园区建设流产。
第一次园区建设流产,豆制品产业发展陷入僵局。由此滋生的上访问题让党委政府颇为头疼。“有个人曾连续58次到市政府上访,其余的上访多不胜数。”谢伟说。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镇党委政府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二是促进经济的发展,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促进项目上马。
为了说服企业入驻园区,谢伟带领工作组一家一家地上门跟企业负责人谈,说服他们进入园区。其中,仅与龙翼公司的老板毛兴昌就整整谈了7小时。为说服一个老板,他曾三次登门,晓以利害。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有33家企业先统一了思想——“我们愿意跟着政府干!”一期工程顺利实施。
在项目推进中,“四个一”工作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全市项目顺利推进,我市成立了8个工作领导小组,实行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业企业包保服务责任制,市级领导负责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和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一张图、一本账、一组团、一盘棋”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把思路项目化、项目具体化,集中精力、人力、资源,实施月督查、季考核、年算账,全力推动项目建设。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区由市委副书记、市长吴世雄任团长,谢伟和朱成云等8名组团成员常驻园区,日日盯着项目进度。
2015年10月21日,国电小龙潭电厂旁边的荒山上机器轰鸣、鞭炮声声,热电汽循环利用工业示范园区正式破土动工。四个月后,即2016年2月6日,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年产豆制品1.7万吨,工业总产值2.1亿元,提供约1000个就业岗位。春节刚过,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启动,建设标准化厂房约23间,总投资7000万元。二期工程完工后将可年产豆制品3.4万吨,工业总产值达4.2亿元,带动近3000人就业。
小龙潭发电厂厂长魏兴文表示:“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是政府与企业全新合作模式的体现,最大限度地整合了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通过发挥各自专长,做强产业链,将在小龙潭的发展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景光明:“4个有利于”催生新希望
热电汽循环利用示范园建成后,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有4个方面——
有利于开远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用高效率的大锅炉来取代众多低效率的小锅炉,有效减少氮氧化合物、粉尘及二氧化硫的排放,灰渣100%综合利用,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也有利于小龙潭矿务局矿山秩序综合整治,解决好因豆制品小作坊利用褐煤生产蒸汽加工豆制品造成的矿区私挖滥采和安全生产等问题,特别是对投资环境的改善和加快开远工业转型升级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有利于促进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转型,帮助企业走出困境。通过开远市热电汽循环利用示范园建设,盘活国电小龙潭发电厂闲置土地,发挥发电厂供汽、供电、供水优势,具备引进和承接发达地区以热电汽为主要生产要素的项目落户园区,培育发展以热电汽为主要生产要素的轻工业集群。
有利于生态建设。豆制品小作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直接排放进河流,会对江河流域造成污染,热电汽循环利用示范园配套建设污水处理厂,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有利于豆制品产业规模化发展。过去,小龙潭镇分散经营的63户豆制品小作坊,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难以监管。今后,集中进园区既可实现豆制品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也解决了小龙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谢伟告诉记者,一期工程完工后,国电小龙潭发电厂的一个机组开始发电,今年争取到了8亿度电的发电指标。二期工程完工后,国电小龙潭发电厂两个机组都能开工,实现满负荷发电。
“我们现在的厂房是新的,设备是新的,生产线标准规范,更为可喜的是,利用热汽生产的豆产品,卫生安全,在市场上很吃香。”8号车间的负责人赵兰芬说,以前生产豆制品,要自己拉煤供汽,成本高。现在在园区,24小时供汽、供电、供水,价格便宜还很方便。
园区发展拓展了群众的发展思路,储备了一批企业人才,彻底告别了“偷煤赚钱娶媳妇,生个儿子又偷煤”的恶性循环。“进入园区后,工作环境好多了,通风条件好,环境干净,村里好多人都想来这里上班。”技术工小杨告诉记者。她每个月的工资达4800元。据了解,即使是园区工资最低的清洁工,每月收入也超过3000元。
一幅布满循环链条的宏伟画卷,一个日趋完善的工业循环体系,一个全新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为开远这座推进转型发展的资源型城市插上腾飞之翼。翻开开远经济运行分析对比图,“V”型走势令人眼前一亮。今年6月举行的全省脱贫攻坚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会上,开远被评为全省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县,位列全省县域科学发展10强。